2006年6月6日 星期二

鄉土行腳 – 我對「『環島千里步道』是什麼?您能做些什麼?」的認知(林祖棋)

◎參加第三次沙龍會議之後的一些釐清

我在2006/05/25寫成「我對〈環島千里步道〉是什麼?您能做些什麼?的認知」一文,提出個人對〈環島千里步道〉認知與期待的心中數言。在我完稿之後上千里步道網頁悉閱網頁論壇於2006/05/29所發佈黃武雄教授〈從千里步道談環保運動---致所有關心「千里步道」運動朋友的一封公開信〉一文,這是我從初次參與此一運動以來(2006/05/08智庫沙龍會議),在歷經多次聆聽黃教授與諸多先進對〈環島千里步道〉的闡述之後,我認為這一篇黃教授藉由答覆二位運動質疑者觀點的公開函文,是最能將他多年來對此所形塑的價值清晰舖陳的敘述。(敬請參閱千里步道網頁http://www.tmitrail.org.tw/index.asp

其實這些日子以來社會各界對此一運動所持正、反立場都有,這本來就是多元社會的常態。我閱讀了黃教授公開信一文之後再檢視自己所撰內容,對照個人理念基本上與黃教授是契合的,因而心想不必再多此一舉將個人拙文發佈了。不意在6月2日我參與第三次智庫沙龍討論會,席間我發言發抒個人近年推展行腳鄉土的內心感受以及我對千里步道運動的期待,我亦表達個人認為此一運動推行的最難之處在於倡導鼓勵國人培養行路風氣與親近自然的興趣,言畢之前同時將我們「趴趴走」的2006/06/03基隆河探源行程告知與會朋友,希冀呼朋引伴一起行腳鄉土自然。也許是我表達不暢所致,黃教授在答覆提問與討論的發言中,言及他在歷經多次對於〈環島千里步道〉如何具體建構的想法之後,還是有人不清楚路線規劃的具體做法。對此,黃教授似乎有些許無奈而長嘆數聲!而我認為他或是誤會了,我個人經由多次聆聽先進們的表述之後撰文發表於個人部落格做為投入此一運動的號召響應。我清楚知道具體的步道建構,未來必然會先出現一條環島主幹線,之後再逐步與各區域的網路支線連結。

然而我希冀於自己能對此運動付出努力的乃在於「軟體」的部分,如果說建構這一條有形的千里步道是硬體工程,那麼所謂「軟體」即是提倡國人同胞喜歡親近自然,進而培養國人喜歡以雙腳行路、喜愛以踐履自然為生活提升之內涵。在我個人的認知與經驗之中,對於「知行合一」的哲學實踐,我以為知、行是相互為用,不應以知難而輕行易或意反之。以此檢視個人參與〈環島千里步道〉運動以來,幾次智庫沙龍討論會所聽聞,夸夸而論於生態、環保、文化、公民意識等議題者多有所在,我對這些先進的參與熱忱與精闢之見持感佩態度。然也不掩對於如何落實國人踐履行腳的見地闕如而失望!坦白說,就過去長久的台灣社會文化表現來看,我們欠缺的是實踐內涵的文化素養,坐而言我們很強然起而行我們很弱。我真的無意於批評而是真期待我們的工作推動者能重視此一層面之規劃並推廣之,0611的千里步道開步走是一個起步,就我個人所見所有參與的志工朋友都盡心盡力於工作的規劃、執行,希望開步之後我們能每月行之,甚而每週行之。從我們自己身體力行開始,從熱忱招呼周遭的親朋來開啟此一運動的另一重要使命工作,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其實,走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可是就因為它太簡單而易被忽視,親近自然天地是最便宜的「消費」,卻因為「便宜」而不討多數人之喜。綜合上述所因,最簡單的加上最便宜的反而就變成最困難之事!要推動使之成為社會之風絕對是需要集眾人智慧並付之行動的大事。這是我的看法,簡單扼要也沒什麼學問,和以下我用幾天時間寫成的洋洋灑灑長論相比,我倒覺得這可能實用得多。

最後,感謝千里步道工作小組的成員黃小姐昨日帶著她可愛的五歲兒子和我一起出遊行腳,從基隆河源頭的分水崙開步一路走到平溪的聚落老街,其間鳥語花香與潺潺溪流,而平溪獨有的壯觀單面山地形是百看不厭的,我將黃小姐牽著孩子的影像列於上,我從影像之中解讀許多人生意涵也看到人間美好的事物!

※前言
2006年4月23日環島千里步道運動由發起人黃武雄、徐仁修、作家小野三位先生在新店花園新城召開發起會議,正式向台灣社會各界宣告此一運動啟幕。

迄今月餘時日引起社會各界包括大學院校系所、生態與環境保育團體、登山與步道協會社團、文教基金會、各地社區大學、文史工作室等等來自台灣社會各個階層角落的NGO組織以及許許多多的個人主動詢問參與。

2006年5月8日在永和社區大學舉辦第一次論壇會議,由於發言踴躍,各方對此一運動提出的各種寶貴意見極多,因而工作小組三天後在台北市青島東路的NGO會議中心召開第二場的論壇會議。綜合二次的各界出席與發言顯見此一蘊涵生態、環境、文化、社會、教育、等諸多向度與層次的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引發台灣社會的矚目。更顯現出台灣社會對於“提昇”的渴望!誠如中國時報2006年4月24日社論對此一運動提出的評議認為,這是一個充滿省思本質的運動,所指涉的不但是對台灣自然生態的關懷,更重要的它蘊含台灣社會自我省思的內在意涵,也是我們對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思索。

事實上截至目前為止除了發起人以及參與運動推展的義工小組之外,社會大眾對於此一運動的內涵的認知尚停留在「各說各話」的階段,原因清楚明白如下列標題所述,而說明的文字則是我個人的應對想法。

◎ 全向性運動的參與者或團體易流於興趣或專業的認知做為運動方向之界定;

對此,一點都不必擔心是因為此一情況本來就是任何運動初啟、組織初造之時的必然,同時因為這是一個想藉由公眾透過共同討論來建立認知共識的社會運動,在初聚討論的過程中或會流於各說各話,但是只要維繫在一個公開、平等、尊重的討論環境之中,在主題明確目標清楚的前題下,一定能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明確知道如何將其個別專業與興趣和這個運動的主軸連結起來。當然,在有志初聚議事初啟之時要克服這個問題的良方只有一帖,那就是大家多一些耐性(Be patient)。

◎ 一個自發的、由下而上不採階層架構做為運動推展主體的組織特性;

通常,階層架構的組織(政府機關、企業法人)針對某種特定目的實踐(統治實施、管理與業務推展),其組織型態或會有目的本質差異然而其維持運作的手段則一,那就是有一明確的上、下從屬體系並且具有強制性質的規範例如法、令、章程、辦法等。簡言之,這是隨著社會結構發展下來為統治目的或為群體發展所採行的「遊戲規則」,這種具有強制規範性質的「遊戲規則」內涵其實是消極的,其目的性高於價值性。

相反地,做為一種兼具價值性與目的性的運動,環島千里步道起於對所生存土地與社會的反省與期盼,這樣的社會結合關係是建構在價值的實踐之上。因此所採行的組織方式是一種棋盤式平行、交叉的建構,所期盼的是能擴展此一運動的參與面並且深化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在此“層面”所指不是具有階級性的範疇),因此此一運動的人群集合沒有組織章程只有價值認同。參與的個人或團體以所長、所能、與住居區域來參與這個分工體系。在事務的推動上,初期以發起人所建構的「工作小組」來做為一種工作推展分工體系以為各地區建構其運動推行的典範(paradigm),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事務的推動分工之上,這種結社關係是棋盤平行同時有交叉點,任何一個個體得自由地在縱橫交錯的棋盤中找到自己的區塊,尋求到自己的交叉點。每一個區塊與每一個點都是這價值建構、這運動推展的重要部分,我們以此期待以此模式的點、線、面的擴張。

◎ 以論壇討論來凝聚價值共識、建立論述的建構方式

千里步道運動主體經由點、線、面擴張其基礎來自價值認同,而這認同的凝聚對環島千里步道而言所採行的是透過一次次論壇討論(Forum)來建立,發起人黃武雄教授稱之為「大腦會議」。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個人深深體會一種正面的提升力量逐次在增強之中,這般論壇會的功能經過初期對「環島千里步道」的命題意義有著熱切的發言與討論,在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充分發言的過程中,我們對於命題定義有相當共識的認知,並且現階段進入實踐認知的階段討論。

同時,經由論壇所建立的運動執行共識,永和社區大學的志工小組將具體的論壇會結論共識發佈於專屬的網頁上,讓各地區的工作小組可以參考做為組織建立、分工作業方式、運動推展配合等執行層面的共同作業依據。

所以,每兩週舉辦的論壇會是集思廣益的公民會議形式,我們也期待透過這樣的運作方式可以建立一種具公民社會理想內涵的運動方法,透過我們組織的建立而擴展出去,這對台灣社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學習!

上述對於千里步道運動初啟有些紊亂其原因的個人觀察,主要除提供參與者檢視是否如所言,如果您也認為這樣的觀察結論符合事實發展,那麼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樣的運作方式是值得我們更進一步參與與支持的。同時我也想提供給新來的參與者一個對千里步道如何凝聚共識、如何建構組織的概念性認知。

以上前言概述我的個人心得,以下則是我對此一運動的核心價值的認知;

反省能力;千里步道的動能
人民意志;千里步道的主體
自然主義;千里步道的內涵
公民社會;千里步道的目標
土地行腳;千里步道的唯一界面

※本文

以下本文部分是個人嚐試將多次參與論壇會與工作小組會議的心得所見,對於本文標題所列的命題「是什麼?」「您能做什麼?」予以分項闡述如下:

◎環島千里步道是什麼?

*積極反省與建構

這是一個定義式的命題,從字面來解釋它不難。不過我要引用黃武雄教授的話來詮釋它,我以為更能掌握它的內涵;

「台灣發展了幾十年,道路四通八達卻連一條專給人走的路都沒有,因而身為國家公民,我們要求一條將台灣環鍊起來的人的步道,從人的角度來看其實這要求非常卑微…」

當首次聽見黃武雄教授的呼籲式的宣言時,我明白一件事;這是台灣社會又一次人文意識的抬頭,過去從人本教育到教改提出的過程,在在都能見到黃武雄教授行走於此一道途的身影,我以為從過去點、線式議題的改革呼籲到這次千里步道的建構,我所看到的是一種來自知識份子的反省與再出發!過去,知識份子對社會的啟迪與投入或因為來自天性的風骨,也或成因於對威權的反抗而易於走向「抗爭」。抗爭雖能喚起良心覺醒也能視為一個社會改革的必要過程,然而抗爭若只是從一個形式過渡到另一種形式,對社會若無本質上的改變,那麼抗爭在歷經歲月之後還有什麼?其實從對千里步道理念的闡述中,我看到一種知識良知的積極奮力想藉由某種形式以「建構」來取代「抗爭」。

於是乎<環島千里步道>開始運作,啟始於一群相信美好依然存在、可以喚回的人,這些人明白只有來自民間自發反省力量可以超越公部門的思考,以人與自然為本位思考,想要在既有的道路系統中規劃建構一條讓人的雙腳邁步或由雙腳踩踏的單車行走的環島步道。形式上,任何人可以將它視為一條貫穿城鄉的雙腳之路,你想前去何處或歸於伊底則任憑擇取。反正一條環形之道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起點或終點,希冀於在不斷循環的過程中它能轉出台灣人予心的能量,我個人極喜歡思索這個數學符號 “ ∞ ”無窮大!反省的力道有多大,步道鍊結就有多遠,可是這中心的點是恆定不變的!人能表述或想的單位度量有多小它就多小,可是別看它小,一切從這出發。
不過千萬也要記得;信心可以來自想望,而困難的將會是在浩瀚的人海中逐一去連結那無數的點,只要稍稍抽象地思索一下就能浮現那「難」的意識。重要的是Just doing,就做吧!

*是台灣社會實踐環境倫理、建構新人文價值的機會

什麼是倫理?而環境倫理的定義又是什麼?我們為何要清楚明白此一命題並且戮力以求實踐?

「倫理」原是指人倫之間的道理,在華人的傳統文化中有所謂的五倫,五倫是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這些人與人之間的對待關係建立起社會人際關係的一般處世典範,這是一種人倫份際也是華人社會牢不可破的所謂綱常價值,這種價值長久以來一直扮演華人社會安定與人際和諧的規範力量。因此我們可以視「倫理」為一種人際維繫、發展的規範,對於人的社會組成同時具有積極發展與消極維繫的作用功能。

而「環境倫理」其實可以視為人類環境經驗的一個反省過程,是人檢視與所生存的生態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它就如同人際倫理一般,是人對於自已在所生存的生態系中的自我角色認知,經由這種認知的逐次發展,人類逐步建構出來一種人與環境互動的價值觀。也就是說透過這種價值認知,人更明白自己與環境之間的對應關係,這種關係即人的環境價值觀,人的環境行為會依據人的價值認知而呈現某種環境發展的模組,這種模組一定是經過長時間所呈現的生態環境狀態。在模組中所有的環境條件是被動的,而人扮演了這系統反應的主動參數角色,也就是說生態系統中的環境因素相互關連地以極複雜的機制在運作,而這所有的環境因素都是以某種能量的形式存在,當能量形式改變時也就同時改變它們互動關係與質量消長。

然前述僅指向自然生態的發展層次而已,如果我們一併檢視人文內涵,我們會鄂然發覺近代人文的發展事實上隨著物質的量變而質變。怎麼說呢?表面看起來人類的物質文明近百年來的成就超越之前千百年的總和,原本我們對此沾沾自喜,可是經由深層的自我檢視,物質發展原本是人類生活面向上提升的手段,可是當手段和目的混淆不清,物質變成目的之後的人類即深陷於迷失之中。舉個例子來說;汽車原本是一種交通工具,是為了縮短時間與空間距離的手段,它在發韌時是以物為人用的人本價值來思考的,可是發展到今日卻讓人類失去了本我!想想看;如果你要從台北到宜蘭,在沒有汽、機車而火車又不通的情況下,你的方法是什麼?答案或許是腳踏車。如果再將腳踏車的選項刪除,恐怕你真的就沒有辦法去宜蘭了!不是嗎?你會考慮使用你的兩隻腳嗎?

舉汽車為例僅僅是現代化生活中冰山一角的例子,幾百年來我們為了提升生活的方便性,為了克服人體本能的不足,為了延伸人體的想望,我們使用工具來彌補不足而大量消耗地球資源,說穿了就是大量消耗能源與改變能量形式,這使得我們地球的生態環境系統的運作嚴重失衡!對人類而言,「人」在整體的生態系中本來就是最大消費者的角色,我們對地球資源只有消耗而無生產的積極貢獻,世界上可能還有許多人相信「取之不盡,用之不絕」是自然而然也理所當然。也許;從「質量不滅」、「恆定」、「生物會自己找出路」等等的觀念來看待大自然的生態環境系統,無論能源的形式如何轉變,生態總會在緩和或急遽變動的環境下趨於某種「平衡而穩定」的狀態,就比如我們現在面對CO2的排放所滋生地球氣候暖化可能引發冰山溶化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從生態的意義來看這問題,其實那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不管海水上升多少度量刻度使得陸地減少若干面積、或者海洋面積增加若干而引發海水蒸發率上升多少致使大氣系統的顯著改變,這些對生態系統並不會產生本質上的改變,它只是會對其能量形式作某些修正,最終還是會呈現出某種的穩定階段,只是那個「某種」穩定形式對人類而言也許是天大的災難!

因此,所謂自我省思是我們經由經驗學習到;在過去的長久時間裡由於知識的囿限,「人」自以為扮演世界主宰者角色。而經由知識的啟迪,以「人」為中心本位的認知歷經三個階段的省思與改變:

1. 以為本位的環境倫理觀

2. 以生命為本位的環境倫理觀

3. 以生態為本位的環境倫理觀

我個人對於「生態」的認知與解釋如下:

「生態;存在的互動關係與能量形式消長」

從這個觀點來解讀;人與地球的所有物種都需要維持和諧與平衡的關係。人如果不知與大自然取得和諧共生、人如果不懂所有物種都有著相同的環境權利、人如果不解生態其實並非生生不息,也就是說如果地球的生態失衡了,人極可能就會走向滅絕之途。在不斷省思與發現的過程中,我們經由經驗而建立不同的環境倫理哲學觀。從以人為中心的環境支配觀念次而體會出全生命(包括其他物種)的環境權利觀念,再進而建立以生態為中心的環境倫理價值觀。

* 是台灣邁向公民社會的學習機會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的移民社會且歷經多次殖民統治。族群組成既多原本即需要較長時間的包容學習,而歷經不同異文化的政治統治即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想望與政治主張,從<環境>與<發展>的條件觀之,這本來是一個極正常的社會發展過程。然而移民性格中因為要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的環境因素造成台灣社會數百年來一直存在好勇鬥狠的文化性格。雖然說近20年來台灣的政治環境有了重大的改變,民主的發展卻還停留在形式大於實質的階段,台灣社會的公民意識有民主的強烈需求卻沒有法治與包容的精神與雅量。然而我們也無須太悲觀,這是一個屬於文化養成的命題,而任何文化涵孕的過程少者一代人而多者數代上百年都有可能,要通過這漫漫的時間長廊需要有強烈的動機來開啟並且還需要一個渡化的界面。

從台灣近幾年來的政治紛擾所給予人民的感受,社會上有一股強烈的反思力量正在蘊釀之中,就形式而言我們開始認真思考「政治」是否真能對應我們生活與生存的一切?也就是說除了政治的內鬥虛耗之外,許多人開始有了超越自己原有的價值反思。這就是台灣社會力再一次凝聚的可為方向與實質內涵,而要實踐向上提升的可能,除了反省力之外還需要有導引這股力量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個界面來提升台灣的公民素質,之後台灣社會才有可能以公民意識的力量來導引台灣未來的民主發展。

而公民意識的養成除了透過各種公共事務的參與、由下而上的意志形成、相互尊重的包容學習,最重要的乃在於一種平等的討論基礎。

〈環島千里步道〉的本質符合上項的條件基礎,主事的發起人也清楚看見這樣的一個契機,我以為民主與法治的公民社會基礎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希冀於有心與有志的台灣國人同胞共同攜手參與這個深具環境、生態、文化與社會力提升的運動,從我們邁出戶外接近自然的腳步開啟這一條環繞台灣島嶼的路,在這條路上可以實現各種不同的價值與夢想。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重貼這些舊文章,才又發現千里步道運動具論述能力的寫手真是不少。這些在運動之初寫的文字,有許多內容是我們現在才又開始被正視討論的。

真要藉著這次網站改造把他們都重新找回來,也找回來當初他們願意自動為千里步道寫出這些文章的熱情吧!!